7月22日下午,郑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公众发布当前市政各项设施抢修进度,以及保通时间表。其中,市卫健委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灾后防疫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郑州市卫健委负责人介绍说,郑州市出现特大汛情,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后,主要会带来三类疾病:
一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肝炎等;
二是媒介传染病,如疟疾、出血热、登革热等;
三是接触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
据悉,根据疫情监测,严重汛情以来,郑州市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暂未发现有疫情异常爆发。为了防止灾后疫情,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下,迅速启动郑州市防汛救灾卫生应急预案,及时部署灾后紧急医疗救援保障和卫生防疫工作,大力开展疾病监测和水质监测,指导开展消毒和杀虫,积极通过多种媒体开展健康宣教和引导,增强市民群众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
负责人提醒广大群众,要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卫生,不喝生水,不食用洪水接触过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不接触排泄物、垃圾、动物遗体,防范蚊虫叮咬。全体市民要继续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尽量待在家中或者安全的地方,保证一定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